e7200cpu参数_e7200cpu参数配置

e7200cpu参数_e7200cpu参数配置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关于e7200cpu参数的问题集合。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回答每个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1.在参数相等的情况下,双核和四核的cpu在进行单线程任务的情况下性能是单核的多少

2.酷睿2E7200怎样超频?

3.怎么从电脑硬件参数分辨好坏

4.英特尔酷睿E7200CPU配什么主板最好?

e7200cpu参数_e7200cpu参数配置

在参数相等的情况下,双核和四核的cpu在进行单线程任务的情况下性能是单核的多少

       如果是单线程,双核和4核参数都1样的话,性能就是1样,但多线程的话,4核的优势就体验出来了.

       例如E7200和Q8200,2个都差不多E7200频率高点,单线程任务的时候,SuperPI是个很好的例子,明显是7200更有优势,但用3DMarkVantage测试时,因为是支持多线程,只算CPU得分,明显就是8200更有优势,明白了吗

酷睿2E7200怎样超频?

       楼上的,你只比了价钱,其实不能这样比的.

       如果只是考虑到单个游戏的运行,在不考虑多线程的情况下.双核6000+可以完胜AMD 3核.与IN比的话也不逊与E8300多少,但是绝对比E7200强,因为E8200可以胜过6000+是因为它的2级缓寸才胜利的.

       但是在千元这个价位不建议你买6000+,你可以直接买个AMD的4核处理器.加100元左右.性能在综合方面都比6000+强,而且在今后的多进程时代也不会太快的被淘汰.

怎么从电脑硬件参数分辨好坏

       酷睿难超啊...很多限制啊..如果没有比较好的散热系统和电源..最好别超.两个方法...1.跳线设置超频

       早期的主板多数采用了跳线或dip开关设定的方式来进行超频。在这些跳线和dip开关的附近,主板上往往印有一些表格,记载的就是跳线和dip开关组合定义的功能。在关机状态下,你就可以按照表格中的频率进行设定。重新开机后,如果电脑正常启动并可稳定运行就说明我们的超频成功了。

       比如一款配合赛扬1.7ghz使用的intel 845d芯片组主板,它就采用了跳线超频的方式。在电感线圈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跳线的说明表格,当跳线设定为1-2的方式时外频为100mhz,而改成2-3的方式时,外频就提升到了133mhz。而赛扬1.7ghz的默认外频就是100mhz,我们只要将外频提升为133mhz,原有的赛扬1.7ghz就会超频到2.2ghz上工作,是不是很简单呢:)。

       另一块配合amd cpu使用的via kt266芯片组主板,采用了dip开关设定的方式来设定cpu的倍频。多数amd的倍频都没有锁定,所以可以通过修改倍频来进行超频。这是一个五组的dip开关,通过各序号开关的不同通断状态可以组合形成十几种模式。在dip开关的右上方印有说明表,说明了dip开关在不同的组合方式下所带来不同频率的改变。

       例如我们对一块amd 1800+进行超频,首先要知道,athlon xp 1800+的主频等于133mhz外频×11.5倍频。我们只要将倍频提高到12.5,cpu主频就成为133mhz×12.5≈1.6ghz,相当于athlon xp 2000+了。如果我们将倍频提高到13.5时,cpu主频成为1.8ghz,也就将athlon xp 1800+超频成为了athlon xp2200+,简单的操作换来了性能很大的提升,很有趣吧。

       2.bios设置超频

       现在主流主板基本上都放弃了跳线设定和dip开关的设定方式更改cpu倍频或外频,而是使用更方便的bios设置。

       例如升技(abit)的softmenu iii和磐正(epox)的powerbios等都属于bios超频的方式,在cpu参数设定中就可以进行cpu的倍频、外频的设定。如果遇到超频后电脑无法正常启动的状况,只要关机并按住ins或home键,重新开机,电脑会自动恢复为cpu默认的工作状态,所以还是在bios中超频比较好。

       这里就以升技nf7主板和athlon xp 1800+ cpu的组合方案来实现这次超频实战。目前市场上bios的品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hoenix-award bios,另一种是ami bios,这里以award bios为例。

       首先启动电脑,按del键进入主板的bios设定界面。从bios中选择soft menu iii setup,这便是升技主板的softmenu超频功能。

       进入该功能后,我们可以看到系统自动识别cpu为1800+。我们要在此处回车,将默认识别的型号改为user define(手动设定)模式。设定为手动模式之后,原有灰色不可选的cpu外频和倍频现在就变成了可选的状态。

       如果你需要使用提升外频来超频的话,就在external clock:133mhz这里回车。这里有很多外频可供调节,你可以把它调到150mhz或更高的频率选项上。由于升高外频会使系统总线频率提高,影响其它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因此一定要采用锁定pci频率的办法。

       multiplier factor一项便是调节cpu倍频的地方,回车后进入选项区,可以根据cpu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倍频,例如12.5、13.5或更高的倍频。

英特尔酷睿E7200CPU配什么主板最好?

       你这100分可真不好拿啊!

       外频:系统时钟频率

       INTEL和AMD主流型号外频都是200MHz,INTEL低端(如赛扬和低端的P4)的为100MHz,而少数高端的为266MHz(EE系列),AMD现在大都是200MHz

       前端总线(FSB):

       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

       INTEL平台CPU的前端总线的频率一般成为外频的4倍。

       FSB=外频X4

       即200MHZ*4=800MHZ FSB 333MHZx4=1333 FSB

       AMD平台和intel的前端总线不一样,它采用了HT技术(HyperTransport)类似于Intel平台中的前端总线(FSB)

       HT总线频率=外频xHT倍频,现在一般AMD的HT倍频为5倍!

       HT总线= 外频X5

       即200MHZ*5=1000MHZ的HT总线

       现在高端产品羿龙系列用的是HyperTransport3.0总线技术!

       CPU缓存(Cache Memory):

       CPU缓存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

       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

       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

       最初缓存只有一级,后来处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级缓存不够用了,于是就添加了二级缓存。现在部分高端产品有3级缓存。二级缓存是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内存,主要就是做一 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地方用。

       大量使用二级缓存带来的结果是处理器运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价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

       举个例子,服务器上用的至强处理器和普通的P4处理器其内核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二级缓存不同。至强的二级缓存是2MB~16MB,P4的二级缓存是512KB,于是最便宜的至强也比最贵的P4贵,原因就在二级缓存不同。

       常见二级缓存512K-4M ,平时的赛扬处理器一般比同等P4的二级缓存小一半。所以1.5G的P4不一定比1.8G的赛扬性能差.区分inter的双核处理器

       /htm_data/13/0806/40062.html

       现市场上interCPU 主要是酷睿2系列的产品了。发展P4--PD--酷睿--PE

       PD开始后面为双核产品了。PD为最初开发双核,虽然普遍频率高得吓人,但性能高能低效。现在是买不到了!有也不要买!购机请注意。酷睿当然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目前市场上最优秀的产品。只是价格都有点贵。E7200 10月最低都800左右!因为这个价格问题 inter推出了PE处理器。奔腾E也是酷睿构架。只是FSB和二级缓存要相对于酷睿处理器要小!也就是酷睿的低极版本,进攻低端市场而出来的。所以市场上的E2180 E2160等等所谓的奔腾双核就是指这个!当然在银子不足的情况下还是不错的选择!

       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倍频=主频/外频

       主频: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

       CPU主频计算方式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

       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内存

       工作频率:

       个人理解和CPU外频差不多,是内存的时钟频率。

       DDR:

       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内存,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SDRAM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

       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可算为:DDR等效频率=工作频率*2,当然平时看到的DDR266或DDR400都是乘以过2的,工作频率应为133MHZ和200MHZ。

       DDRII:

       DDRII是DDR的下一代产品,内存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

       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DDR2 800内存的工作频率也是由CPU外频及主板的设置确定的(比如,外频200,BIOS设置1:2,则内存工作频率是400,等效800),那么此时内存的数据频率就是工作频率x2,而内存颗粒(存储单元)频率就是工作频率400÷2=200了。

       DDRIII:

       DDR3是在DDR2基础上采用的新型设计,就不详细介绍了,这玩意儿现在不流行,也贵得要死,支持的板子也不是很多,以后慢慢研究,

       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工作频率的8倍 !

       双通道:

       就是在北桥(又称之为MCH)芯片级里设计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可相互独立工作,每个控制器控制一个内存通道。在这两个内存通CPU可分别寻址、读取数据,从而使内存的带宽增加一倍,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理论上)。

       即DDRII667组双通可得到1333的内存等效频率。

       ECC是“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简写,中文名称是“错误检查和纠正”。ECC是一种能够实现“错误检查和纠正”的技术,ECC内存就是应用了这种技术的内存,一般多应用在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这将使整个电脑系统在工作时更趋于安全稳定。

       /htm_data/13/0805/37122.html

       CL(CAS Latency):为CAS的延迟时间,这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也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支持不同规范的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存负责向CPU提供运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而目前CPU运行速度超过内存数据传输速度很多,因此很多情况下CPU都需要等待内存提供数据,这就是常说的“CPU等待时间”。内存传输速度越慢,CPU等待时间就会越长,系统整体性能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快速的内存是有效提升CPU效率和整机性能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时,无论什么类型的内存,在数据被传输之前,传送方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等待传输请求的响应,通俗点说就是传输前传输双方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通信,而这种就会造成传输的一定延迟时间。CL设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内存在CPU接到读取内存数据的指令后,到正式开始读取数据所需的等待时间。不难看出同频率的内存,CL设置参数低的更具有速度优势。

       /htm_data/13/0805/37134.html

       现在ATX主板上一般有4根内存插槽,1234,1条:此时插哪个都行。两条:时就要选择一下了。选择主板说明书上的双通道插上!当然条子要是配套的。不要搞牌子 频率容量都不一样的。不然不稳! 3条内存:本人没插过,听说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有3条都不要插。4条:可全插!

       主板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类型、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是由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决定的;

       而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如USB2.0/1.1,EE1394,串口,并口,笔记本的VGA输出接口)等,是由芯片组的南桥决定的。还有些芯片组由于纳入了3D加速显示(集成显示芯片)、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还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显示性能和音频播放性能等。

       北桥芯片

       北桥芯片(Nor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 845E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75P等等。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

       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

       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因为北桥芯片的数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的北桥芯片都覆盖着散热片用来加强北桥芯片的散热,有些主板的北桥芯片还会配合风扇进行散热。因为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而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别。

       一般来说,南北桥芯片组的性能数主要体现主板的整体性能参数!

       选板子参数这些不好说,没有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CPU和内存来选择的,当然也可以确定了中意的板子后再配相应和CPU和内存。三者相辅相

       成!主要是看对CPU和内存的支持如何。参数尽量等于或大于CPU和内存的参数!当然板子参数和CPU内存参数完全匹配就充分发挥了硬件的最佳性能,想要超频的或要为以后升级硬件想的,可以选择参数高一点的硬件!

       例如:

       Intel酷睿2双核这个cpu的前端总线是1333.那么他需要内存也能达到和他相同频率的.DDR2 667×2 插成双通道正好1333.如果你不超频这样就行了,配板子就要选FSB达到1333的(不超频刚好)或更高的。这样CPU内存和板子都为1333MHZ,跑起来不会存在浪费了。如果板子FSB为800,

       那么CPU和内存就浪费了,成了个瓶颈!

       显卡

       这个每人要求应用不一样,主要注意的参数有:

       显存位宽:

       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

       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目前主流128 bit 和256bit

       显示芯片位宽:

       显示芯片位宽是指显示芯片内部数据总线的位宽,也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所采用的数据传输位数,目前主流的显示芯片基本都采用了256位的位宽

       ,采用更大的位宽意味着在数据传输速度不变的情况,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就好比是不同口径的阀门,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口

       径大的能提供更大的出水量。显示芯片位宽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总线的带宽,带宽越大,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也越快,是决定显

       示芯片级别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主流256 bit

       显存的速度:

       一般以ns为单位。常见的显存有7ns、6ns、5.5ns、5ns、4ns甚至3.8ns的显存高端还有更小的。其对应的额定工作频率分别是143MHz、166MHz、183MHz、

       200MHz和250MHz。额定工作频率=1/显存速度。这个当然越小越好!

       目前主流1.4ns 1.2ns 1.0ns! 高端还有0.8这些的!

       显存容量和类型:

       这个不用说了,主打参数,很多奸商都只拿这一个参数出来蒙人,容量当然越大越好,但够用即可,多则浪费,显存类型和内存一样 SDR(

       单倍数据率)或 DDR(双倍数据率)DDR2,DDR3等形式。标准一些应该叫GDDR2,GDDR3!

       现在多为GD3 , GD2就不要买了!

       显示卡槽:

       早期PC主板的ISA、PCI插槽,现在已基本淘汰

       AGP是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的缩写插槽通常都是棕色,AGP标准分为AGP1.0(AGP 1X和AGP 2X),AGP2.0(AGP 4X),AGP3.0(AGP 8X)。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为AGP4X、AGP 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GP3.0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0规格的插槽中。这就是说AGP8X规格与旧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而对于AGP4X系统,AGP8X显卡仍旧在其上工作,但仅会以AGP4X模式工作,无法发挥AGP8X的优势。

       显卡和主板的AGP插槽同样和CPU与主板一样要匹配。不然就是浪费!现在的AGP显卡琢步走向淘汰了,而且现在还贵得要死!取而代之的是PCI Express!

       PCI Express 简称(PCI—E)X1是代表双向250MB/S速度,X4是1000MB,以此类推,现在在主流显卡是PCI—EX16,双向数据传输带宽有8GB/s之多。相比AGP 8X数据传输只提供2.1GB/s的数据传输带宽来说,如此之大的性能优势显而易见。PCI—E有1.0和2.0之分,PCI-E1.0还是PCI-E2.0都是工作在相同频率的,说白了,PCI-E1.0就是16辆使用独立的16条高速公 路载重10吨的卡车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运送货物!PCI-E2.0就是32辆使用独立的32条高速公路载 重10吨的卡车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运送货物!

       PCI Express 2.0 标准核心的特性是速度的提升,它是1.0的升级版本,就像上面说的内存DDR与DDRII的关系一样!

       现在主流为此接口类型显卡!便宜又实惠!PCI-E1.0和2.0相互兼容。但显卡与主板插槽还是要匹配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不浪费嘛!

       晶体管数目与SP单元与渲染管线:越高越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前面二者定义太模糊我也不是很明白

       渲染管线也称为渲染流水线,是显示芯片内部处理图形信号相互独立的的并行处理单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渲染管线比喻为工厂里面常见的各种生产流水线,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率,而渲染管线则是提高显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参数看完了要看一下显卡的用料和做工,主要是电容原件的选料,现在好卡都上全固态电容,相对于电解电容来说。固态电容更能长期保证显卡能有效运行,不会出现电解电容的爆浆现像!当然这个成本比电解更贵!做工方面,现在显卡有公版和非公版之分。生产显卡厂家众多,各显卡生产厂按到芯片厂商的要求布线生产的版叫公版!此类版相对布线更合理,更稳定!非公版也就是各显卡生产厂,用芯片厂商的芯片,自己设计一套显卡布线生产方案,而生产的显卡。不一定所有的非公版都是不好的。相对来说,厂家第一批出来的非公版都是非常优秀的。相对于后面改良的版。如果是改良的还好。要是缩水的就不怎么样了。只有少一部份非公版缩水太多。用料太抠那些才不值得购买!

       顺便提一下,电源尽量买额定功率大一些的,额定功率大不代表更耗电,但能保证其他部件能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最直观的比方就如玩红

       警时这功率只是代表是量上限不代表实际用电量)耗电量与操作和硬件参数等才有直接关系!

       AMD与Intel的区别

       CPU的处理性能不应该去看主频,而INTEL正是基于相当相当一部分人对CPU的不了解,采用了加长管线的做法来提高频率,从而误导了相当一部

       分的人盲目购买。

       CPU的处理能力简单地说可以看成:实际处理能力=主频*执行效率,

       就拿P4E来说他的主频块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长的管线基础

       之上的,而主频只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有关与执行效率无关,加长管线的好处在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较快,但是管线越长(级数越多)执

       行效率越低下,AMD的PR值可能会搞得大家一头雾水,但是却客观划分了与其对手想对应的处理器的能力。为什么实际频率只有1.8G的AMD

       2500+处理器运行速度比实际频率2.4G的P4-2.4B还快?为什么采用0.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的处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4G,反而采用0.18微米

       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却能轻松做到2G?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两种“怪圈”的存在。

       每块CPU中都有“执行管道流水线”的存在(以下简称“管线”),管线对于CPU的关系就类似汽车组装线与汽车之间的关系。CPU的管线并不是

       物理意义上供数据输入输出的的管路或通道,它是为了执行指令而归纳出的“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每一个指令的执行都必须经过相同的步

       骤,我们把这样的步骤称作“级”。管线中的“级”的任务包括分支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分支数据的运算结果、分支结果的存储位置、执行

       运算等等…… 最基础的CPU管线可以被分为5级: 1、取指令 2、译解指令 3、演算出操作数 4、执行指令 5、存储到高速缓存 你可能会发现

       以上所说的5级的每一级的描述都非常的概括,同时如果增加一些特殊的级的话,管线将会有所延长: 1、取指令1 2、取指令2 3、译解指令1

       4、译解指令2 5、演算出操作数 6、分派操作 7、确定时 8、执行指令 9、存储到高速缓存1 10、存储到高速缓存2 无论是最基本的管线还是

       延长后的管线都是必须完成同样的任务:接受指令,输出运算结果。两者之间的不同是:前者只有5级,其每一级要比后者10级中的每一级处理

       更多的工作。如果除此以外的其它细节都完全相同的话,那么你一定希望采用第一种情况的“5级”管线,原因很简单:数据填充5级要比填充

       10级容易的多。而且如果处理器的管线不是始终充满数据的话,那么将会损失宝贵的执行效率——这将意味着CPU的执行效率会在某种程度上大

       打折扣。

       那么CPU管线的长短有什么不同呢?——其关键在于管线长度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说它把原来的每一级的工作细化,从而让每一级的工作更

       加简单,因此在“10级”模式下完成每一级工作的时间要明显的快于“5级”模式。最慢的(也是最复杂)的“级”结构决定了整个管线中的每

       个“级”的速度——请牢牢记住这一点! 我们假设上述第一种管线模式每一级需要1个时钟周期来执行,最慢可以在1ns内完成的话,那么基于

       这种管线结构的处理器的主频可以达到1GHz(1/1ns = 1GHz)。现在的情况是CPU内的管线级数越来越多,为此必须明显的缩短时钟周期来提供

       等于或者高于较短管线处理器的性能。好在,较长管线中每个时钟周期内所做的工作减少了,因此即使处理器频率提升了,但每个时钟周期缩

       短了,每个“级”所用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从而可以让CPU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了。

       如果采用上述的第二种管线模式,可以把处理器主频提升到2GHz,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的处理器2倍的性能——如果管线一直保持

       满载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CPU内部的管线在预读取的时候总会有出错的情况存在,一旦出错了就必须把这条指令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

       执行,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块拥有5级管线的CPU在执行一条指令的时候,当执行到第4级时出错,那么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

       执行这条指令的速度,要比一块拥有10级管线的CPU在第8级管线出错时重新执行要快的多,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充分的利用CPU的全部资源,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更高主频的CPU呢

       回溯到几年以前,让我们看看当时1.4GHz和1.5GHz的奔腾四处理器刚刚问世之初的情况:当时Intel公司将原奔腾三处理器的10级管线增加到了

       奔腾四的20级,管线长度一下提升了100%。最初上市的1.5GHz奔腾四处理器曾经举步维艰,超长的管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由于预读取指令的出

       错从而造成的执行效率严重低下,甚至根本无法同1GHz主频的奔腾三处理器相对垒,但明显的优势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主频,因为20级管线同

       10级管线相比,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缩短了,虽然执行效率降低了,但处理器的主频是根据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而定的,跟执行效率没有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能把主频轻松做到2G的奥秘! 固然,更精湛的制造工艺也能对提升处理

       器的主频起到作用,当奔腾四换用0.13微米制造工艺的Northwood 核心后,主频的优势才大幅度体现出来,一直冲到了3.4G,长管线的CPU只有

       在高主频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优势——用很高的频率、很短的时钟周期来弥补它在预读取指令出错时重新执行指令所浪费的时间。 但是,拥

       有20级管线、采用0.13微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的理论频率极限是3.5G,那怎么办呢?Intel总是会采用“加长管线”这种屡

       试不爽的主频提升办法——新出来的采用Prescott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俗称P4-E),居然采用了31级管线,通过上述介绍,很明显我们能得

       出Prescott核心的奔四处理器在一个时钟周期的处理效率上会比采用Northwood核心的奔四处理器慢上一大截,也就是说起初的P4-E并不比P4-C

       的快,虽然P4-E拥有了更大的二级缓存,但在同频率下,P4-E绝对不是P4-C的对手,只有当P4-E的主频提升到了5G以上,才有可能跟P4-3.4C的

       CPU对垒,著名的CPU效能测试软件SuperPi就能反应出这一差距来:P4-3.4E的处理器,运算Pi值小数点后100万位需要47秒,这仅相当于P4-

       2.4C的成绩,而P4-3.4C运算只需要31秒,把同频率下的P4-3.4E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AMD 2500+处理器,采用了10级管线,只有1.8G的主频

       却能匹敌2.4G的P4;苹果电脑的G4处理器,更是采用了7级管线,只有1.2G的主频却能匹敌2.8C的P4,这些都要归功于更短的管线所带来的更高

       的执行效率,跟它们相比,执行效率方面Intel输在了管线长度上,但主频提升方面Intel又赢在了管线长度上,因为相对于“管线”这个较专

       业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陌生的,人们只知道“处理器的主频越高速度就越快”这个片面的、错误的、荒谬的理论!!这就是Intel的精明

       之处!!!

       顺便说一下,这是复制的,本来想自己写,但是确实太多了,而且楼主问得太多太笼统了,希望这个能帮到你。

       一般Core 2 E7200配P31、P35主板就行,因为E7XXX系列的CPU只是E4XXXCPU的升级版(45nm工艺),主体上变化不大,用不着配太好的主板(如P45、X38、X48)。例如微星P35 NEO2 870元,既经济又实惠(带铜管散热装置);技嘉GA-EP35-DS3L 899元,性能很好,而且节电。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e7200cpu参数”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上一篇:lenovo手机坏了怎么修_联想手机坏了怎么修
下一篇:nokia移动3g手机_诺基亚移动3g手机